甩滴滴做共享出行第一股,弯道超车能否听到“嘀嗒”的回响?

来源:AWSG爱保信发布时间:2020-10-12 10:49:39

/uploads/image/2020/10/12/微信图片_20201010173848.jpg

 

10月8日,时值国庆中秋长假的最后一天,当旅游或返乡出行的人们在回程路上组成无尽车龙感受拥堵的时候,国内顺风车行业龙头企业嘀嗒出行悄然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真正从国内共享出行领域加速突围,力争成为网约车第一股。

说起网约车,人们首先想到的或许还是滴滴,但2018年滴滴爆出安全事故致其顺风车业务全面下架并整改,可谓元气大伤。与此同时,嘀嗒出行的业绩不断得到提升,主营的顺风车业务也逐渐抢占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如今一马当先甩开滴滴提交上市申请,能否成功在入市这条路上实现弯道超车呢?

背后资本华丽,各路大佬背书

2014年,宋中杰联合李金龙、朱敏、段剑波及李跃军创立了嘀嗒出行(前身为嘀嗒拼车),他们的履历也很出众,拥有在谷歌、百度、雅虎、宝洁及摩托罗拉等名企的任职经验。

在嘀嗒出行的发展历程中,也获得了众多机构投资界大佬的支持,其背后资本也非常华丽,包括蔚来资本、IDG、崇德投资、易车、高瓴、京东及携程旅行等。

此次嘀嗒出行向港交所申请上市,联席保荐人为海通国际及野村证券。

顺风车拿下66.5%市场份额,收入占比超8成

相较于滴滴出行网罗出租车、快车、顺风车、专车、共享汽车等多种功能,嘀嗒出行则专注于其顺风车及出租车两块业务,当中顺风车更是其绝对的营收主要来源。

2014年,嘀嗒出行开始发展其顺风车平台,并在2017年10月推出智慧出租车服务,想要通过其出租车网约服务及一系列数字化工具促进中国传统出租车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2019年顺风车搭乘次数计算,嘀嗒成为中国最大的顺风车平台,占据着66.5%的市场份额,拿下了最大的一块蛋糕。过去几年,嘀嗒出行的收益主要就来自于其顺风车业务,到2019年下半年嘀嗒也开始从变现其出租车网约服务获得收益。此外有小部分收益来自主要包括汽车增值服务的广告及其他服务。

微信图片_20201010174212.png

(来源:嘀嗒出行招股书)

 

招股书资料显示,嘀嗒顺风车业务过去三年的收入持续增长,收入占比也逐年攀升,是助力公司业绩增长的中流砥柱。2017、2018及2019年,顺风车业务对嘀嗒整体收入的贡献比重分别为56.6%、66.3%及91.9%;今年上半年,随着出租车网约服务的变现贡献了5%的收入,顺风车收入占比调整为87.8%,仍旧是嘀嗒最大的收入来源,另有7.2%收入来自广告及其他服务。

去年实现盈利,毛利率两年提升30个百分点

凭借稳健增长的顺风车业务以及顺利变现实现营收的出租车业务两个主航道,最近三年嘀嗒的整体业绩水涨船高,收入呈倍数增长的同时更在2019年实现了盈利,录得经调整年内利润1.72亿元——对于正寻求上市的嘀嗒来说,这自然是一个称得上鼓舞人心的信号。

爱保信查阅嘀嗒出行的招股书看到,自2017年以来嘀嗒的总收入增长迅猛,2018年嘀嗒收入破亿录得1.18亿元,按年增长逾一倍(140%);到了2019年其收入剧增近4倍(394%)达到5.81亿元,可以说实现了自身历史上的突破,也是这一年嘀嗒扭亏为盈首次录得经调整年内利润1,72亿元。

图片1.png 

如上表可见,随着公司整体业绩的不断增长,嘀嗒出行的毛利率也有明显的提升,从2017年的49.5%显著提升至2019年的79.5%,两年内提升了30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嘀嗒出行的收入同比增长66.2%至3.1亿元,毛利率刷新至82.2%的新高,期内利润也录得1.51亿元,保持着相当不错的增长势头。

风险常在,资本市场能否荡起嘀嗒的回响?

尽管此番抢先迈出上市关键一步的嘀嗒看起来的确是意气风发,但基于国内共享出行领域固有的市场、安全及监管等方面的风险因素却也一直伴随左右。

说起来中国的顺风车市场相对还是比较新的,虽然国内路面交通的需求相当旺盛,但市场对顺风车的接受程度以及顺风车自身的增长速率等都还存在不确定性。而与此相矛盾的是,越来越多的共享出行品牌争相挤进来,参与者们的竞争压力会越来越大,而嘀嗒也需花费更多的心力来守住自己手中的大蛋糕。

另一方面,过去频繁爆出的安全事故也对整个共享出行领域带来不小的打击。过去几年,主要出行平台上发生的与顺风车服务有关的恶性犯罪事件,令公众对顺风车的安全产生担忧,针对这种业务模式的争议也不少,加之监管机构对顺风车的严格监管等,也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顺风车市场的增长。

当然,我们相信强监管的背后会是行业规范及有序发展的前音,而本次向港交所正式递表之后,我们也期待早日在浩瀚的资本市场听到关于“嘀嗒”的回响。


通过人民币合规大额地参与港股IPO基石、锚定投资,请关注留言~